題記:歷史總是在重演的,先知總在事後才被印證的。

寫論文寫到這裡,卡住了…………因為

《莊子》〈人間世〉中的一段寓言,就是我正在寫的論文之一,

只是現在,換個明白的方式來說:

*

原文【顏回見仲尼,請行。】

現在的學生運動,正如同當年的顏回要前往衛國進行勸諫,臨行前先去找老師孔子談談。

*

原文【曰:「回聞衛君,其年壯,其行獨,輕用其國,而不見其過,……」】

顏回面臨的狀況,正如現在的政府一般,正值壯年的總統,與人民背離的獨行,輕用人民賦予的國家之器,而不見反省自己的過錯………

*

原文【仲尼曰:「譆,若殆往而刑耳!」】

孔子嘆口氣說,你這樣去只是徒遭刑戮而已呀!現今情況果然印證,在昨晚就展開鎮壓行動了。

*

原文【所存於己者未定,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!】

至於原因是什麼?孔子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足,何必把自身送入暴人之行動中呢?

看現在學生,有多少人是支持的,又有多少人是謾罵他們的?

因為他們是學生,沒有財團支持,還要被政府抹黑,再加上冷靜修養之德行不足,一經刺激,或是有心人士藉機利用,激動的情緒一觸就爆發,把自己送入暴人的腳踹、棍毆、盾擊、水沖等兇惡手段中。

*

原文【德蕩乎名,知出乎爭。名也者,相〔軋〕也;知也者,爭之器也。二者凶器,非所以盡行也。】

行之美是因為修養帶給人的感受而讚譽,知識是待人處世的智慧之寬容展現。

至今道德毀壞,淪落得只為了披掛德之「美名」;知識的偏頗狹隘,只能用「爭執」來顯示自己是有知識與智慧。

*

各位,德不修就會毀壞,知不足就淪落要爭辯,便進而衍生出,要有「名」就要相互傾軋抹黑以顯己德,要論「知」就要爭辯爭鬥以顯己智。

最後結果,「名」「知」二者成了世間的凶器,禍亂的來源。

換言之,此二者再也不能作為為人處事評判的準則了。

*

現在的混亂的情況,不正是莊子寓言的再一次演繹嗎?

不管任何對象、事、物,立場是挺或反,都可以。

只要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裡,就去站自己的立場吧!

這是現實,也很應當,每個人都有求生的理由,應當理解。( 但不包括腦殘、盲從的人 )

*

而我要反,太多理由,但最簡單也最基本的 ──

我不希望我僅能買得起的50元便當,未來只剩白飯沒有菜了!

若束手等到那天來臨,我應該也餓得沒力氣反了……….

所以,現在不反要何時反,而且不但要反,還要用力的反,拼命的反!反!反!反!

*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凶器 抹黑 德行 智慧
    全站熱搜

    緩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