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原本是要找尋油桐花的足跡,一路而來,看到這個很美的地名──菁桐,遂停下腳步,轉向這山中小村慢慢前進。

        菁桐的舊名稱作「菁桐坑」,起因是這個地方漫山遍野地生長野生菁桐樹,又加上地形關係,當地居民便以此名之。而菁桐坑還是基隆河的源頭呢!我到現在才知道哩。

**

**

        一個「碳場咖啡」的黃色布旗在路邊招搖,吸引著我想去嚐嚐看是否有如他所謂的真有那麼香醇?沿著兩旁雜草叢生稀疏林木夾道的小路走著,心中狐疑地想,這麼荒涼,會不會生意不好收攤不營業了?

        結果,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座巨大的建築物,它是個荒廢的「石底煤礦場」遺址。根據資料記載,礦場係於大正十年興建,為台陽礦業公司開鑿煤礦所遺留下來的雄偉建築。在其全盛時期,曾經有三萬名員工在此區工作。**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*

        1931年興建簡易之選洗煤場,以便與貯煤場、降煤場、捨石場等連成一貫。1961年擴建,成全台僅見的最大選洗煤場。1980年後,因無法與進口煤和其他替代能源競爭而停產,這些設備也隨著煤礦的沒落而靜止了。然從其建築內部空間,機具及翻車間、台車道等等,仍能看得出當時運作的痕跡,作為早期煤礦生產過程的歷史見證。

        碳場咖啡就位在選洗煤場樓上,不巧逢休息日,喝不到香醇咖啡啦!**

****

        越過空地,走上另一處階梯,往上去看看「採礦事務所」、「總辦事處」的遺跡。日式的建築,雖然僅剩斷垣殘壁,綠草湮漫,從遺跡前的簡介立牌上看,不難看出過去的繁榮與重要性。

**

        上個小土坡,看到了當時是全台最大的礦坑──「石底大斜坑」。坑口處以鐵網封住,坑口左側還清楚刻著「昭和十二年三月起工」字樣,想必是開鑿煤礦之日吧!

        自1904年發現煤礦到1952年之間,此地的煤產量與質量堪稱台灣最好也最重要,因此石底煤礦開採出的煤,被喻之為「台灣煤」。

        站在坑口,回想曾看過的一部電影「無言的山丘」,彷彿片中挖礦忙碌嘈雜的情景在此浮現。

        在此挖礦的工人,除了是本地人外,也有如從宜蘭來的外地人。日據時代,日本政府鼓勵採礦,發配米糧的時候也會優先配給礦工。光復後,礦場工人薪資還是優於一般工人。所以,明知危險性高,為了生活,不得不冒著風險賣命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為著家計,本應輪班的工時,一做就做兩輪,帶著兩個便當上工,常常飯菜上沾著黑粉還是將就點照吃。

        女工的薪資遠低於男工,甚至只有男工的 1 / 3 ,大多擔任的是選煤、分煤的工作。

**

        每個礦坑都會有風門,出風坑口有抽風機,風就隨著礦脈的深度捲動礦層內的各種空氣,如石粉、碳粉等等,有時碳粉多到目不視人,使得在裡頭工作的礦工長時期吸入這些東西,累積之下個個皆得「塵肺症」。

        據傳言,每次礦務局的人來視察,都是直接帶到酒館,官員拿出空白的本子讓公司填寫,根本枉顧工人身體健康。

        礦坑內環境十分惡劣,礦脈愈挖愈深,高溫,溼熱,粉塵也隨之劇增。坑內尤其不能攜帶煙火類之物,入坑前必須先驗身檢查。

        由於礦坑災害多,難免都會有靈異傳說,故在坑內常會聽到工人和「兄弟」在對話。如遇到放炸藥時,都要高喊:「兄弟!要爆炸啦!」一方面提醒同事,一方面也告之那些「好兄弟」。

        思緒至此,拍照時心理不由得低喊:「好兄弟們!請借過,要拍照啦!」深怕一不小心拍進不應該的東西。

        一隻蝴蝶飛過礦坑,在四週的花花草草間上上下下,時而停停聞聞嗅嗅,時而不甘寂寞地翩翩飛舞。時間緩緩流逝,那風還依舊在吹拂;青苔爬滿水泥牆面,草浪仍舊原地起伏。緬懷的人還在留戀,後繼該又有追憶的人吧?!

        當年繁華已落盡,黑金時代亦褪去,惟獨留下的痕跡,證明著這一切發生過的曾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緩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